
随着秋天的到来,气温逐渐下降,流感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。流感的高发季,正确认识流感,加强对流感的防范,至关重要。
1.流感是怎么回事?
流感,即流行性感冒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可以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种类型,临床上人最常见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。
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。临床表现包括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肌肉酸痛、头痛、乏力等,严重者可引起肺炎、心肌炎等并发症。
2.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区别?
流感与普通感冒在临床表现和病程上存在明显差异,具体区别如下:
1.发热表现不同:流感患者常伴随高烧,体温多较高;普通感冒患者则多为低热,甚至无明显发热症状。
2.症状侧重点不同:流感的全身症状更为突出,患者会明显感到浑身酸痛、乏力;普通感冒则以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,如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咽痛等。
3.病程长短不同:流感的病程相对较长,一般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恢复;普通感冒的病程较短,通常 5-7 天即可自行好转。
3.秋季为什么容易得流感?
1.气温变化大:秋季气温忽高忽低,人体免疫力下降,容易感染病毒。
2.空气干燥:秋季空气湿度较低,呼吸道黏膜干燥,防御功能减弱。
3.人群聚集:秋季开学、复工等人群聚集活动增多,病毒传播的机会也随之增加。
相比健康成人来说,儿童、老年人、孕妇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展成重症,因此是需要关注的“高危人群”。
4.如何预防流感?
1.接种疫苗
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。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来临前(通常是9月到10月)接种流感疫苗。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,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2.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
勤洗手,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、饭前便后。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,或者使用含有酒精的手消毒剂。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,避免飞沫传播。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来防治病毒通过飞沫传播。
3.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
保持充足的睡眠,增强免疫力。均衡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C、维生素E的食物,如新鲜水果和蔬菜。适量运动,增强体质。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
4. 避免人群聚集
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,如商场、电影院等。如果必须去人群密集的场所,建议佩戴口罩,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。
5.保持室内空气流通
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,减少呼吸道黏膜干燥。
流感虽常见,但做好科学防范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若出现高热不退、全身酸痛明显等疑似流感的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、规范治疗,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染给他人。
内容来自:科普中国
责编:刘美灵
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
桂阳县樟市镇秸秆归田变沃土
四里镇:“三向发力”推进素质培训,综合赋能锻造过硬队伍
我县开展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
桂阳县桥市乡:“三训提质”激活乡村振兴“头雁”动能
我县开展2025年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活动
桂阳大道绿化工程启动建设
深入推进“六大新行动” 全面实施“七大攻坚”丨塔背路建设提速攻坚 预计12月实现全线贯通
警民携手20小时生命接力 安全救回九旬走失老人
下载APP
分享到